-
豫剧奔放特色浓郁
豫剧,原称河南梆子,又名河南高调。由於在豫西山区演出时,多依山平土为台,当地称为「靠山吼」,新中国成立後以本省简称定名。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,不只在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、安徽、江苏、甘肃等地流行,远至东北、新疆、均有演出,上世纪中叶还经越南辗转传入,成为目前当地少数仍流传的地方剧种。 沿革变化 风格多样 豫剧开始於明末清初,初以清唱为主,深受老百姓的喜爱,并迅速发展。在流传过程中...
-
豫剧名家牛淑贤
牛淑贤,女,豫剧旦角。河南枳城人。1959年入邯郸东风剧团,先后师从陈素真、宋淑云、韩素芹、桑振君等名家,是东风豫剧团几十年的当家花旦,戏路宽广,博采众长,一上台便浑身是戏,满台生辉。 牛淑贤5岁登台演出一鸣惊人,被赋予“五岁红”的艺名,开始了她的舞台生涯。1959年调入东风豫剧团,同年10月她作为刚组建的东风豫剧团主要演员首次赴北京演出,以一出《红娘》一炮打响,受到毛主席、周总理...
-
豫东调的早期科班虞城刘家班
成立于清光绪年间,著名演员有唐玉成、王彦(燕)山、拌草棍、王福德等,后又有朱勤堂、丁福祥及女演员郭翠琴、刘艳芳等先后搭班。演出的主要剧目《文王跑坡》、《地塘板》、《反徐州》、《白玉杯》、《取成都》等,深受观众欢迎。特别是红脸唐玉成,用本嗓演唱,苍劲浑厚,又善用偷字、闪板、加衬、叠句等,说唱巧妙结合,悲愤壮烈之情绪浸入肺腑,被誉为“红脸王”...